厘孳
南北朝时称双生为厘孳。详双生条。
南北朝时称双生为厘孳。详双生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①脏腑经脉之气逆乱所产生的病证。《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宣明五气篇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即却暑调元法,见该条。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指颜面及鼻部发生的红色丘疹。类似酒皶。参见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肝胃毒火上冲所致。症见耳根肿痛、色红,或寒热间作。治宜解毒消肿。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地骷髅之别名,详该条。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黄芩泻白散,见该条。
见痘疹金镜录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