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一统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病名。指劳役血虚发热,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由脾肺积毒,血络瘀滞所致。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气轮一、二处,生浮肉一片,色浅红,内细颗丛萃,揉之俨似小铁砂,曰鱼子。其肉块圆长,或四或六,四角生来若榴子绽露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①当归、丹参、茯苓各二钱,白蒺藜三钱,乌药、橘红各八分,秦艽、白芍药各一钱半,续断一钱,红花五分,桂枝四分,老姜一片。水煎服。治风冷着于肝俞,五、六椎两旁作痛,牵引胁肋。②苏梗、
病名。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舌红痈,因心经壅热,生于舌上。”色红肿痛,如豆如樱。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火,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病证各。即手指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手拳者,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气虚,为风冷所乘,儿生之后,肝气不足,致筋脉挛缩,不能伸展,故令手拳不展。”治宜养肝柔筋,和血祛风之剂。
【介绍】:南北朝至隋初医生,河内野王(今河南境内)人,精于诊脉,善用针灸治病。
【介绍】:清代医家。字飞畴。江苏吴江人,为名医张璐的次子。继父业,亦以医名,撰有《伤寒兼证析义》一卷(1667年刊行),对伤寒兼证的诊治有所发挥,提出“圆机在我,活法随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曾与
【介绍】:见周祐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两种属于阳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示阳热之亢盛。①日中为重阳。日为阳,夜为阴,日中为阳中之阳,故名。《灵枢·营卫生会》:“日中而阳陇为重阳。”故人之体温(正常或病态)多于日中而升。②病色之重阳。古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