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会
【介绍】:
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介绍】:
唐代医家。籍贯不详。撰有《病验方》三卷,已佚。
出《吴普本草》。即卤碱,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即加味肾气丸,见该条。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上:“夫烂喉丹痧者,系天行疫疠之毒,故长幼传染者多。”即烂喉痧。详见该条。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书名。又名《痘疹博爱心鉴》、《痘疹全书博爱心鉴》。明·魏直撰于1525年。此书专治痘疹,作者认为痘本于气血,治痘首先应扶正抑邪,其辨症治疗有顺、逆、险三法。治法以温补为主,并以保元汤为治痘的主方,虽有
【介绍】:见洪炜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素协助针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针博士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生卒】:1017~1086年【介绍】:宋代官吏。福州人。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通晓水利。煦宁(1069~1077年)间主管虔州(今江西赣州)时,鉴于当地风俗相信巫祝鬼神,不信医药,刘彝严禁巫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