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加减活血解毒汤

加减活血解毒汤

鼠疫约编》方。连翘赤芍药各三钱,桃仁八钱,生地黄红花各五钱,当归一钱五分,柴胡葛根甘草各二钱,厚朴一钱。水煎服。治鼠疫。如肝阳素盛,去柴胡、葛根,加桑叶菊花肺阴素虚,去柴胡、葛根、厚朴,加桑叶、贝母知母肾阴素虚,减柴胡、葛根,加知母、穞豆;气分素虚,去柴胡,微加防风血分素虚,及幼穉纯阳者,去柴胡、葛根,加桑叶、牡丹皮胃热素重,用鲜生地痰湿素重,佐以平胃散二陈汤;大病之后,及老年气衰者,去柴胡、葛根,加丹参苏梗亡血之后,去柴胡、葛根、桃仁、红花,加丹参、桑叶、侧柏叶白薇;产后出血过多者,去桃仁、红花、柴胡、葛根,加荆芥穗、丹参;产后血枯生风,去柴胡、葛根、桃仁、红花,加丹参、荆芥穗、天麻、穞豆。

猜你喜欢

  • 肩柱骨

    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突起之高点处。主治瘰疬,肩臂痛,手不能举动等。艾炷灸3~7壮。

  • 喉花

    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指悬雍垂。详悬雍垂条。

  • 夏月咳嗽

    病名。指夏月伤于暑热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夏月咳嗽。夏月喘急而嗽,面赤潮热,其脉洪大者,黄连解毒汤;热躁而咳,栀子汤;咳唾有血,麦门冬汤。俱吞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而保肺金。”《温热经

  • 目弦

    又称眼弦、睑弦、胞弦、目纲、目唇、眼楞。即睑缘。包括目上弦、目下弦。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有睫毛附生其上,靠内眦处有泪小管的二个开口。目弦有保护眼球、防御异物入侵的作用。在脏腑的连系上,与脾胃有关。

  • 风疸

    古病名,黄病之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风疸,小便或黄或白,洒洒寒热,好卧不欲动。”《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夫风疸者,由风气在于腑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小便或赤或黄,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如兼

  • 真阴内损失血

    病证名。指阴精虚涸导致的吐血咯血。《不居集》卷十三:“真阴内损失血:凡吐血咯血,因劳损而气虚脉静,或微弦无力,既非火症,又非气逆,而血有妄行者,此真阴内损,脉络受伤而然。惟用甘醇补阴,培养脉络,使营气

  • 荠草

    见《江苏药材志》。即荠菜,详该条。

  • 二〇四胃药

    即安胃片,见该条。

  • 俯按山源

    自我推拿方法名。山源即鼻中隔。用第二和第三指之端,分别伸入两鼻孔,挟住鼻中隔,轻轻揉捏。然后,叩齿数遍,以手按鼻片刻。《圣济总录》:“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

  • 淋沥

    证名。①淋病主症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淋候》:“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为淋。”《赤水玄珠》卷十五:“淋淋沥沥,点滴而出,或涩而疼,一日数十次或百次,俗名淋病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