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即绘有人体经穴位置的挂图,一般可供临床、教学和研究参考。国内发行较广的有北京中医学院和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绘的二种,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见该条。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①即中暑、中热。《六气感证要义》:“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故中热即中暍,中暍即中暑,暑热暍三字,并无二义。”参见中热、中暑条。②指阴寒之暑证。《证治准绳·
出《丹溪心法》。即钩虫病。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