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中医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至三寸,钢铁制作。用于穿刺切割等(见图7)。
中医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至三寸,钢铁制作。用于穿刺切割等(见图7)。
出《脉经》。即妊娠。详该条。
睡眠恍惚不安,容易惊醒。多因感受惊吓,或心胆气虚,或心火亢盛所致。老年人也常有此现象,但非病态。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即阴道穹窿。
指寅时。《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平旦静。”详十二时条。
润燥法之一。又称凉燥。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症见身热头痛、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咽干鼻燥、口渴心烦,舌干红无苔,或薄白而燥。用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
古代管理药品及其他有关事务的最高机构,南北朝时期北魏等朝归属门下省。至唐属殿下省。局内设奉御2人,官阶五品下。直长2人,掌管为帝王配制药物,并由文武长官1人监督。药成后,要由医佐、奉御、殿中监、皇太子
病证名。指眼外观无异常而逐渐失明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目是五脏之精华,肝之外候也。肝气通于目,为停饮水渍,脏气不宣和,精华不明审,故不赤痛,亦无障翳,而不见物,故名青盲也。”亦有由儿在胎中,孕
病名。《仁斋直指方》:“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而不宣,是为风聋。”其症耳窍蒙闭,耳鸣听音不真而兼有头痛。治宜以疏风通窍之剂。参见耳风聋条。
舌色呈深红。是温病热邪传入营分的舌象。《温热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初起绛色而有黄白苔,是邪在气分,未尽入营。全舌鲜绛,是心包络受病。绛而中心干,是胃火伤津。舌尖独绛,是心火盛。舌
出清·亟斋居士《达生篇》。指胎产而言。因其为生人之始,故名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