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热论条。
即齿龈。详牙龈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仲华条。
出明·赵宜真《秘传外科方》。即竹筒吸法。见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
同单方。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
【介绍】:南宋医家。字子礼。庐山人。从名医刘开学习,精通医术。主张结合时宜治疗疾病,反对套用古方,通过长期临证实践,将亲身应用有效药方及古人可用之方汇集整理,于1253年(宝祐元年)编成《济生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