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冷热疳

冷热疳

病证名。疳疾的一种证型。①疳疾发病的新久和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证候。《证治准绳·幼科》:“疳之新者为热疳面黄脸赤,骨热盗汗鼻干口臭唇焦烦渴,心躁惊悸,情意不乐;若疳之久者为冷疳,目肿腹胀,便利不定,泻粪肥腻或似油珠,烦渴黄疸。热疳病多在外,冷疳病多在内,又有冷热二证交互,非新非久,不内外因者。治冷疳木香丸(木香青黛槟榔肉豆蔻麝香、续随子、虾蟆):治热疳胡黄连丸(胡黄连黄连朱砂)。”②《证治准绳》引《庄氏家传小儿二十四候·第一候》:“泻脓血,日渐瘦,是冷热疳。”

猜你喜欢

  • 河白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 生地黄

    出《本草经集注》。即鲜生地,详该条。

  • 穿牙毒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此症……初起未破名穿牙疔,已破即穿牙毒。”详穿牙疔条。

  • 刘石友

    【介绍】:见刘璞条。

  • 丹凤摇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用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摇之。治惊风。

  • 舌本出血

    即舌衄。详该条。

  • 里热

    多指胃肠、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因外邪传里化热,或内郁生热,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烦躁或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

  • 上牙床骨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 十四络脉

    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 凤眉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眉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