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半身不遂

内伤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不由外邪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症有缓急。《症因脉治》卷一:“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此病起于缓者;或痰火内作,忽尔僵仆,少顷即苏,半身不能举动,此病因于火而急者,二者皆无表邪形象,故曰内伤半身不遂也。……血痹者,活血汤结痰者,二陈汤加竹沥生姜;酒湿成瘫者,戒酒,服散湿热之药。葛花平胃散,或加栀连,或栀连二陈汤;若气虚补气,血少补血。”参见半身不遂条。

猜你喜欢

  • 愁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愁气,则喜忘不识人,置物四方,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即手足筋挛不举。”参见七气、九气条。

  • 桑寄生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方。桑寄生、羌活、防风、白术各三两,杜仲、续断、赤芍药、薏苡仁、当归、独活、茯苓各二两,苍术四两,红花五钱,川芎八钱,木瓜三两六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三钱。治脚气。

  • 冯元成

    【介绍】:见冯时可条。

  • 肝虚目喑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指因肝虚引起的目视昏暗不清。“肝虚目暗,远视不明,眼花频起”(《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宜养肝明目,用补肝散(《杂病源流犀烛》方)加减。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候。

  • 伏地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附地菜,详该条。

  • 蜻蜓红

    见《福建中草药》。为千日红之别名,详该条。

  • 木梨花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茉莉花,详该条。

  • 赤包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即赤瓟,详该条。

  • 何梦瑶

    【介绍】:清代官吏、文人兼医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雍正进士,旁通百家,以诗文名,历官辽阳等地。在思恩任官时,当地疫疠流行,曾施方药,因为官不得志,乃归田里行医。撰有《医碥》一书(1751年刊

  • 斑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斑痧,头眩眼花,恶心呕吐,身有紫斑,痧在血肉,急用刮放。迟则渐入于里,必生变症。”宜清凉至宝饮等方。参见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