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六十六穴

六十六穴

十二经中的井、荥、输、经、合、原各穴数字的总称。出《标幽赋》。十二经各有“五输”,合六十穴;另加阳经“原”六穴,共六十六穴。子午流注以此为基础。

猜你喜欢

  • 徐梦符

    【介绍】:宋代医生。撰《外科灸法论粹新书》1卷,佚。

  • 李虚舟

    【介绍】:见李逢吉条。

  • 眼赤痛

    病证名。双眼赤而肿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夫肝气通于目,脏内有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于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眼赤痛。”治宜清热泻肝之剂,如小防风汤(《证治准绳》:大黄、栀子、甘草、赤芍、当归、

  • 张寿颐

    【生卒】:1873~1934【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山雷,江苏嘉定人。曾任教于神州中医学校、兰溪中医医专,对临床各科有一定心得,尤其对中风症较有研究。所著《中风斠诠》,吸收历代医家精华,辨析疑

  • 苇茎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芦茎之别名,详该条。

  • 阳缩不伸

    指男子阴茎内缩之证。见《得心集医案·痿证门》。即茎缩,属阴缩范畴。详阴缩条。

  • 血胎

    病名。假孕症型之一。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症因经行者或举重物或犯房事,致经事不卒,瘀滞子宫,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瘀血,则腹胀自消。”方用血府逐瘀汤。

  • 肝肾阴虚

    又称肝肾亏损。指肝阴和肾阴俱虚的病变。肝阴和肾阴互相滋生,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也会使肾阴亏损,临床所见多具有阴虚内热的病变特点。症见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遗精

  • 骨繇者取之少阳

    选穴法之一。指对骨节弛缓不收或摇动的病症,取用少阳经的穴位进行治疗。《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

  • 释普济

    【介绍】:见普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