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醒斋笔记
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条。
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一指带下五色俱出。二指带下有五种颜色。
【介绍】:见殷仲春条。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丹溪喉闭丸。雄黄一钱,郁金五分,巴豆(去壳)七粒。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冰片、麝香各少许为衣,每服五分,清茶水送下;如喉噤塞用竹管纳药入喉中,须臾吐痰立解,未解再服。治缠喉风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骨折的合称。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病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因黑睛生翳似钉头而得名。即钉翳。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木香二两,黄连二两半,肉豆蔻(大者生用)七个。为细末,鸡子清搜和为饼,慢火上炙至色红极干,再研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泻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