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儿枕

儿枕

①指妊娠晚期,胞中余血成块有如儿枕,故名。《经效产宝》:“十月足日,食有余,遂成血块,呼为儿枕。”②病名。见《医学入门》,即儿枕痛,详该条。

猜你喜欢

  • 黄尖白根舌

    舌根部白苔,尖见黄苔。为邪在半表半里,或初入阳明里证。半表半里证用和解法。偏于阳明里证,用清热缓下(见《伤寒舌鉴》)。

  • 燥者濡之

    治疗燥证的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燥者润之。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用滋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用轻宣润燥法。

  • 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 尚药局直长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 疏肝理气

    即疏肝。详该条。

  • 胃水

    病证名。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因胃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胃失和降,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因而导致脾不散精津,水津内阻而成。临床特征为浮肿,小便闭涩。治宜健胃利水。用胃苓汤。

  • 齐头蒿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 新编医方大成

    见医方大成条。

  • 膑骨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环跳。见该条。②解剖学名词。

  • 八楞风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