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半边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
病证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二:“妊娠呕吐不已,数月不思饮食,精神如常,非恶阻,名子翻胃症。”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②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灵枢·刺
病名。指痢疾排出物的颜色杂乱不定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杂痢谓痢色无定,或水谷,或脓血,或青或黄或赤或白,变杂无常,或杂色相兼而痢也。挟热则黄赤,热甚则变脓血也,冷则白,冷甚则青黑。皆由饮食不
见《中药志》。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济生方》卷四:“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即健忘。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