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结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即小儿偏。见该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即小儿偏。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论月水》。即激经。详该条。
见肯堂医论条。
出《本草拾遗》。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遗精的一种。《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因梦而精自出者,谓之滑精。”又称精滑。甚者见情思色而精液自出,称为漏精。多因色欲所伤,肾元亏损,精关不固所致。治宜温补肾元,固涩精关。方用右归丸、参苓菟丝
书名。不分卷。明·翟良撰。刊于1628年。此书依十四经的排列顺序,联系脏腑、经络、经穴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
窠,即窝穴。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病证名。小儿发热,进退不定,如客之往来,故名。元·朱丹溪《幼科全书》:“客热者,邪妨于心也;心若受邪,则热形于额,故先起于头面,次而身热,恍惚多惊,闻声则恐,良由真气虚而邪气胜也。邪气既胜,则真气与之
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