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川连
见《广州植物志》。为伽蓝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伽蓝菜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2卷。元·艾元英撰。撰年不详。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包括头痛、咽喉、诸气、腰痛、心恙、补益、消渴、痈疽、肿病、脚气、失血、大便、小便、疮疥、妇人、小儿、杂病,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人参、茯苓。为细末,加生姜,水煎服。治脾虚饮食不化,大便不实。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热蒸在内,不得宣散,先心腹胀满气急,然后身面悉黄,名为内黄。”治宜选用栀子散、茵陈散、三黄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出《本草图经》。为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6卷,已佚。
即下眼睑。见胞睑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宽筋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钱瑛条。
见《本草蒙筌》。即独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