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似中风

似中风

病证名。指浊火闭五脏脉络的五官歪斜症。《慎斋遗书》卷七:“似中风之证,其类不一,要皆阳气闭塞,浊火冒明所致。盖气行则脉行,脉行则五官正,气滞则脉滞,脉滞则五官歪。滞于肝则目邪,滞于心则舌邪,滞于肾则耳邪,滞于肺则鼻邪,滞于脾则口邪。故初滞以七气汤之类以理其气,后则随其所滞而平之,必兼肝经之药,因风气通于肝,治风先治肝也。”

猜你喜欢

  • 清胃降逆

    治疗胃热呃逆的方法。临床用于因胃热而引起呃逆的证候。常用《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

  • 疡医正

    后周时期医官职称。

  • 四川大金钱草

    见《中药通报》5(1):26,1959。即大金钱草,详该条。

  • 浊阴不降

    指水谷的营养原料和糟粕,不能正常被消化吸收和排泄的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走五脏”,“浊阴归六腑”,“浊阴出下窍”。出下窍的浊阴指糟粕,走五脏,归六腑的浊阴是新陈代谢的原料。浊阴不降多由脾

  • 中酸

    证名,俗称醋心。指吞酸之轻症。《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上为中酸,俗谓之醋心。”详吞酸、吐酸条。

  • 逆证汇录

    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

  • 马蹄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 臞(qú 渠)仙

    【介绍】:见朱权条。

  • 暖肝

    温阳法之一。治疗肝肾虚寒引起的小腹疼痛,疝气等。常用当归、肉桂、小茴香、沉香、吴茱萸等,如暖肝煎(见《景岳全书》)。

  •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

    书名。16卷。吴考槃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选释《伤寒论》各篇。在编次上删去脉法、序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