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位于颌下部,下颌角前1寸处。主治乳蛾;以及咽喉炎等。直刺0.5~1寸。
足底。《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大天心。见该条。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指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医学入门·喘》:“胃虚极则气上逆。”症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多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治宜补中气,养胃阴为主,
五善之一。声音响亮,肌肤滑泽,大便如常者为肺善(见《外科正宗》)。
书名。4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综合《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所写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作者根据《内经》原文参考各家注释予以阐述。现有
见《救偏琐言·放点证治准》。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党参之药材名,详该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一百十六卷。殠,“腐气也”(《说文》)。即口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