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即神效栝蒌散作汤剂。治小肠痈脓已成者。见神效栝蒌散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粉条儿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黄芫花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肉苁蓉之药材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玄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慈幼新书条。
见《药材学》。即橘核,详该条。
①病因六淫之一。为冬令主气。属阴邪,易伤阳气。寒气侵人,阻滞气血活动,成为痛证原因之一。《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②八纲辨证之一。乃是病证的一种基本属性或类型,包括外寒、内寒等证
证名。指肾水凌肺所致的哮证。《类证治裁》卷三:“肾哮,火急者,勿骤用苦寒,宜温劫之,用椒目五、六钱,研细,分二、三次,姜汤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