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热论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耶律倍条。
见《医学入门》,即子啼,详该条。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指色泽浮浅明润。与沉浊(暗晦)相对。面色浮泽,病属腑属表。《灵枢·五色》:“浮泽为外。”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病名。指经行突发昏厥,片刻即醒,无后遗症的病症。常见有气脱、气郁、血脱、血瘀、暑厥所致。气脱者多因素体气血虚弱,经行期疲劳过度或悲恐所伤,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症见经期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