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亡血

亡血

统指血液的失亡。可见于伤寒误治。《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病人脉微而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失血量较多,血气亏损,亦可称为亡血。亡血可由多种病因导致,治法亦异。参血证有关条。

猜你喜欢

  • 胡索花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 篱障花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夜兰茶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 宦者

    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俗称太监。《灵枢·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 丽枝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 十宣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 羊舌

    病证名。见陆乐山《养生镜》。舌体歪斜的证候。多为风邪伤及心肺所致。其症舌斜左边,眼亦斜左边;舌斜右,眼亦斜右。宜针刺金津、玉液、肩井、肺俞、少商、中冲等穴。

  • 小伤力草

    见《安徽中草药》。为仙桃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太蔟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狂汗

    证名。见《温疫论》。是瘟疫、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多见于体质充盛之人,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狂躁,坐卧不安,少时大汗淋漓,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