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败症

猜你喜欢

  • 虾蟆草

    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肺实热

    证候名。《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名曰肺实热也。”

  • 隔蒜灸

    间接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厚3毫米左右的鲜大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一般每次5~7壮。适用于疮疖初起,毒虫咬伤,瘰疬,肺结核等。

  • 伏寒乳蛾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痈。”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复感外邪而发者。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 发臂毒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肘后痈,见该条。

  • 赤药

    出《本草图经》。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 屈肘仰掌位

    针灸体位名。见坐位条。

  • 饭汤叶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 编方补遗

    见六种新编条。

  • 后重

    ①古病名。即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详大瘕泄条。②证名。指腹痛急迫,肛门重坠不适。《医宗必读·痢疾》:“邪迫而后重者,至圊稍减,未几复甚,芍药汤;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