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即竹节三七,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18卷。清·郭佩兰撰。刊于1655年。本书内容主要参考《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书编成。卷1为十四经经脉图、脏腑图及引经药物、面部望诊图等;卷2杂论三部九候、脉法、经络、运气等;卷3介绍
脉象之一。《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者为牢脉。主亡血失精。
病名。见《外科或问》。即游丹。见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介绍】:见马莳条。
即启脾丸,见该条。
病名。出《素问·大奇论》等篇。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胎病,说明《内经》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遗传因素。古代痫、癫二字通用,故痫亦称癫(见《景岳全书·癫狂痴呆》)。《千金要方》称为癫痫。俗名羊痫风。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