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胎产新法》。病因阴虚火盛,胎气上攻,感受时邪,热灼肺胃,发为喉痛。宜降火驱邪。方用东垣凉膈散(薄荷、黄芩、黄连、栀子、连翘、桔梗、甘草)。
内伤不得卧证之一种。指心气虚怯,心神失守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宜用人参养荣汤、归脾汤。肝肾脉迟
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导致筋脉失养,出现四肢拘挛、痿软、瘫痪等症。
即艾卷,见该条。
舌体伸长而弛缓,称吐舌;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口内,或舌舐唇上下及口角左右,称弄舌。多见于小儿,属心脾热盛重症。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胁部者,证治见疔疮条。
【介绍】:见郑承洛条。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女。参见不孕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金耳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