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齿

乳齿

小儿的牙齿,相当于正常幼儿7~8岁前长出来的牙齿。随着年龄的增长,乳齿逐步脱落,更换为久齿

猜你喜欢

  • 海莴苣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 驱蛔汤二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柴胡、郁金、栀子、木香、枳壳各9克,茵陈、牡蛎各15克,枯矾3克。水煎服。功能利胆排蛔。治胆道蛔虫症,用于驱除胆道死蛔虫。若便秘,加生大黄(后下)9克。

  • 皮急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谓上下胞渐自紧小,甚则小如枣核,眼将合矣。盖膏液耗尽,筋脉急缩故也。若治而小者,治之之过,乃皮宽睫倒,只夹外而失内理,后则复倒复夹,遂尔肉焦血损,目络不舒而睑

  • 头风散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即头风摩散,见该条。

  • 释迦旺秀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藏医北方学派名医。著有《医学史格言银鉴》、《后续医典释难吹灯》等医著。

  • 蜜香

    见《南方草木状》。为沉香之别名,详该条。

  • 归经

    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所起的治疗作用,谓之归经。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归入肺经;天麻、全蝎、羚羊角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

  • 穿心疔

    病名。①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井疽局部肿痛躁热者。见井疽条。②见《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 大肠咳

    病证名。指咳而大便失禁者。《素问·咳论》:“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散,或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桔梗;或用回风养脏汤等。参见咳嗽条。

  • 和胃

    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表现为胃脘胀闷、暖气吐酸、厌食、舌淡苔白等证候,用陈皮、姜半夏、木香、砂仁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