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论方》卷九方。人参、沙参、玄参、紫团参、丹参、白术、牡蛎、知母、甘草各二两,蛤蚧一对(头尾全,用河水净洗,文武火酥炙黄色)。研细末,用麻黄十五斤(去根),枸杞子三斤,熬成膏,为丸,弹子大,每服一
病名。《鲍氏验方新编》卷一:“舌上生菌,此恶症也。初起如豆,渐大如菌,疼痛红烂,由心脾热毒所致。”即舌癌。参见舌岩条。
即肝火的实证。参肝火、肝火上炎各条。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丁癸草之别名。②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地锦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治法之一。是治疗湿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症见口渴饮水,小便不利,或咳嗽呕恶,心烦不寐,用猪苓汤。
①九候之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为一候,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候。③节候。五日为一候。
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治证同。见独活寄生汤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瘀,郁积停滞之意。①指郁积在内的热。如热与湿内结,郁滞日久,则发为黄疸。《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②指滞
【生卒】:224~263【介绍】:三国魏文学家、哲学家。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人。世业儒,博学多闻,为“竹林七贤”之一。长而好老、庄之学,恬静无欲,性好服食,著有《养生篇》3卷,已佚。今有《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