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久痔

久痔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连滞经久,差而复发,故名久痔。”多因脏腑久积热毒流注大肠而致。证见肛边肿痒,或生疮瘘,脓血间下,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

猜你喜欢

  • 心热烦啼

    病证名。见明·万全《育婴家秘》。为小儿心热内盛而致的啼哭。《幼幼集成》:“心热烦啼者,面红色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治宜清心除烦,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者加黄连、龙胆草。”

  • 土疡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即针眼。详该条。

  • 下巴脱落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伤科汇纂·绘上用手法十四图》。详颊车蹉条。

  • 江明远

    【介绍】:见江嚞条。

  • 慎柔五书

    书名。5卷。明·胡慎柔撰。初刊于1636年。现存系经清·石震校订本。内容包括:师训第一,医劳历例第二,虚损第三,痨瘵第四及医案第五,共五篇,具有丛书性质。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

  • 万重花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 燥屎

    见《伤寒明理论·腹满》。即燥矢。详该条。

  • 牛虱子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苍耳子之别名,详该条。

  • 温疠

    即瘟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阴司天之政,……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详瘟疫条。

  • 白藓皮汤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白藓皮、款冬花、车前子、柴胡、炒枳壳、黄芩各一两,百合二两,菊花、蔓荆子各一两半,炙甘草五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后及临卧服。治目睛翳膜,及瞳人上有物,如蝇翅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