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霍乱专著。清江曲春、赵履鳌撰于光绪十年(1884年)。全书分霍乱论、霍乱辨证两部分。末附备急方11首。现有光绪十四年(1888年)兴化四圣观刻本。
病证名。《活幼心书》:“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治宜温中,用理中汤。
①出《滇南本草》。为地瓜藤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菍地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气分的热邪炽盛。症见壮热不恶寒、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
出李肇《国史补》。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山西通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足的第一趾。又名足大趾。《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即肾气丸,见该条。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出《素问·缪刺论》。指足的第五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