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丛桂偶记

丛桂偶记

医话著作。2卷。日本原昌克撰。刊于1800年。此书论述伤寒、中风、梅毒、水肿乳痈、怪产、痘疮、食菌中毒杂病证治数十则。并对蛊病之症状、病因,以及曼陀罗花黄龙汤牛黄清心丸等方药,亦予详尽考证。指出:“广东人参”实系止血药三七。作者在阐析毒药疗疾之理、介绍张仲景扁鹊传记之时,对仲景任长沙太守一事提出质疑。书成于作者书斋丛桂亭,故名。

猜你喜欢

  • 吴恕

    【介绍】:元代医家。字如心,号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善治风疾,家贫,卖药为生,后征至京师(北京),为太医院御医。对《伤寒论》颇有研究,认为仲景书深奥难于掌握,于是作《伤寒活人指掌图》一书,以便

  • 白羊桃

    见《云南中草药》。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 怡堂散记

    医话著作。2卷,续编1卷。清·许豫和撰于1785年。本书以医话体裁,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药性,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全书通俗易懂,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

  • 出《名医别录》。为醋之别名,详该条。

  • 牛茧蚕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 生药库大使

    明代官名。为生药库之最高官职,主管该库事务。参见生药库条。

  • 附牙痈

    病名。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牙痈之别名。详牙痈条。

  • 寒者热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寒证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别。治表寒证,宜用辛温解表的汗法,以发散风寒;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等温法,以祛寒温里。

  • 雷丸草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

  • 五门十变

    子午流注法用语。五门,指十天干隔五相合,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十变,指十天干相合后的变化,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又称五运。子午流注法根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