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即孙络。《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详孙络条。
古病名。亦称脾中风。泛指风邪入中于脾发生的证候。《太平圣惠方·治脾脏中风诸方》:“夫脾气虚弱,肌肉不实,则腠理开疏,风邪乘虚入于足太阴之经,则令身体怠惰,多汗恶风,舌本强直,言语謇涩,口面僻,肌肤不仁
即和胃,详该条。
【介绍】:见魏直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
古刺法名。《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指五种大要的刺法。《黄帝内经太素》名五节刺。详各条。
见《救荒本草》。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足三里。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