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骨
骨名。又名地阁骨。详该条。
骨名。又名地阁骨。详该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即紫白癜风。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灵枢·热病》。亦作瘛疭或痸疭,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指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伤寒明理论》卷三:“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见《三国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人参、炒酸枣仁、栀子(炒黑)、生地黄、麦门冬(去心)、当归各等分,炙甘草减半。水煎服。治心肺虚热,烦躁不宁。
【介绍】:宋代医生。别号李车儿。开封人。曾任宋高宗时期的太医院院判,从高宗赵构南渡,迁居南方。
《类证治裁》卷二方。杏仁、五味子、木通、菖蒲、人参、桂心、款冬花、细辛、竹茹、酥、姜汁、白蜜、大枣肉。水煎服。治咳嗽气促,满闷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