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箭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学学报》12(10):690,1965。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指痘疹初发之际,病人身发寒热,误以火熏其衣被,或置病人于温热环境之中,使皮肤干燥,以致痘毒发泄不出,多见于兼有气虚者,因气虚不能鼓其毒,以致毒停皮肤之间,隐隐不能发出肌表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症脾胃积久而发出,以致睑内生赘如粟如黍,或有血块,俱以手法去瘀血,服活血清热药。”
书名。2卷。明·朱巽撰。撰年不详。作者的本意编写此书作为痘科入门之钥匙,故以“键”为书名。书中对痘疹的理论、辨证、治法、预后、合并症、所用药物及方剂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
虚损病由上部脏腑发展到下部脏腑的病机。虚损是因五脏久虚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肺损开始,而损及心、胃、肝、肾,称上损及下;反之自肾损开始,而损及肝、脾、心、肺的称下损及上。《景岳全书·杂证谟》:“按
《医方简义》方。当归二钱,炒白芍药、柴胡、鹿角霜各一钱,青皮八分,茯苓、夏枯草各三钱。加青橘叶十片、菊花二钱,水煎服。治妊娠乳痈。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厘正按摩要术》。用左手拇指及无名指捏持小儿中指端,以中指和食指托住中指指背,用右大指外侧在中指指面推之。治寒热往来。
病名。为婴儿至儿童期所生的瘰疬。又名乳疬。多由先天虚损而致。症为瘰疬旋起旋消,或结核久而不化,或时大时小。治法:偏热者用灯笼草、野菊花和红糖少许煎服。偏寒者外用消肿散外敷。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人参、前胡、柴胡各一两,桔梗、半夏、地骨皮,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二片,水煎服。治小儿寒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