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山
【源】 《归藏易》有丽山氏之子鼓(60,62,63)。《归藏》相传为《周易》前的古易。归藏卦以坤(䷁)为首,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故名(84)。【变】 亦作〔孋山〕(62)、〔骊山〕(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归藏易》有丽山氏之子鼓,春秋时有 ‘骊山’ 氏,即丽山氏。”
【源】 《归藏易》有丽山氏之子鼓(60,62,63)。《归藏》相传为《周易》前的古易。归藏卦以坤(䷁)为首,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故名(84)。【变】 亦作〔孋山〕(62)、〔骊山〕(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归藏易》有丽山氏之子鼓,春秋时有 ‘骊山’ 氏,即丽山氏。”
读音:Nālóu【综】 代北人姓。后改为蒌氏,见《魏书·官氏志》(17,27,60)。按,似系一那蒌氏省字而成。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后魏时代北姓。
读音:Hà’ěrhasī【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五立纳之妻为哈尔哈思氏(260)。
读音:ruì锐为微子后。(见《路史》)齐有锐司徒,主锐兵者。(见《左传》)升平中,鲜卑有御史中丞锐管。(见《广韵》)
读音:Ē【源】 与妸同(62)。见《康熙字典》(62,80),及《新编千家姓》(73)。《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亦作妸,为妸荷所改。”不知其出所
读音:Jiào【源】与校同。见《中国姓氏集》(62,91)。 【布】北京有此姓。 【人】较孝,清乾隆丁巳进士(23,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清通志·
读音:Jīnkèlì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收载,或作精奇力、精勒、精克勒等,皆“精奇里”之别译。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金”字而为单姓。参见“精奇里”条。
读音:mín【源】 ①见《姓苑》(15,21)。②锡伯族姓。【布】 四川武胜(321)、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北京、新疆巩留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
读音:yù【音】又音舒(Shū),春秋时有豫让者,豫音舒(22)。 【源】晋大夫毕阳之后(7,17,24,60)。亦见《姓苑》(21)。 【望】河东(17,418)。 【人】豫让,春秋时上党人,初事晋
读音:Duō【源】 同“吐”,当系汉晋时北方蠕蠕族姓(242)。【人】 咄归,汉时人,见《二十五史人名索引》(444)。《姓氏考略》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称: “汉有咄归。隋有咄吉
读音:hóng yí宋微子之后有鸿夷氏。(见《潜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