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éi

韦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韩姓改姓而来。传西汉初年韩信被杀,萧何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躲避,其子为避仇,以“”字半边“”为姓,遂世代相传。二是以国为姓氏。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朝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其后代就以韦为姓。三是西域姓氏,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治今新疆喀什)有韦姓。

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汉代已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韦姓已有南迁者。隋唐时期,韦姓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分布。在漫长的繁衍迁徙过程中,韦姓主要是以北方居多,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为多。

韦姓历史人物如韦贤,西汉大臣,精通《礼记》《尚书》,尤擅长诗赋,号称“邹鲁大儒”。韦应物,唐诗人。世称韦苏州,又称韦江州或韦左司。15岁为三卫郎,即玄宗侍卫,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后入太学,折节读书。所作田园山水诗甚多,善于用简淡笔调描绘幽寂景色,艺术上相当纯熟。今存《韦苏州集》十卷,《滁州西涧》是其代表诗作。韦庄,唐末五代诗人。早年所作《秦妇吟》长诗颇有名。其词清丽,多白描,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他的词作在《花间集》中较有特色。有作品《浣花集》。韦昌辉,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首领。太平军攻克永安后,被封北王,后被洪秀全处死。

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位。


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少康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汉疏勒国亦有韦姓。(见《汉书·西域传》)

▲<汉>韦贤,邹人,名儒。<唐>韦应物,京兆人,诗人。<宋>韦许,芜湖人。

猜你喜欢

  • 術里歹

    读音:Zhúlǐ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术里歹氏(13)。【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卓罗岱〕(24)。【人】 蒙哥都,蒙古术里歹氏,家广平,元时累迁福州亲军千户达鲁花赤,见《至正集》(3

  • 趙稚思圖

    读音:Zhàozhīsītú【综】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巴达玺之妻为赵稚思图氏(260)。

  • 烏密

    读音:Wūmì【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变】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乌弥氏(61,259)、伍弥氏(61,72),〔乌弥〕、〔伍弥〕等似均为乌密之异译。【人】 乌密巴赖都尔莽鼐,清蒙

  • 納囊

    读音:Nà’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氏)族为姓。时有赞普之妃,在其名字之前,“习惯加上姓氏,如纳康妃喜登”,喜登为名,“纳康”为氏族名,亦即姓氏,一作“纳南”。见《中国人的

  • 索羅拖斯基

    读音:Suǒluótuōsījī鄂温克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 收载,乃现在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五大姓氏之一。相传住在勒拿河的一位小伙子与住在漠河的一位姑娘热恋着,而两地相距甚远,

  • 喇弟

    读音:Lǎdì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此乃对阿昌族之汉人所称, 与梁、 郎、曩、 等同姓。 见《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 列禦

    读音:Lièyù【源】 春秋时郑穆公时列御寇之后(6,7)。 【它】宋邓名世、清张澍均认为列御非复姓(7,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郑穆公时列御寇,著书。” 《中

  • 读音:lín【源】见《姓苑》(7,9,60)。又,遴为吝字之古文。又,抡才谓之遴选,或取此义为姓(60,62)。 【望】西河(17,418)。 【人】遴到云,春秋时韩大夫,著《遴子》三十篇,见《风俗通

  • 空侯

    读音:Kōnghóu《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云: “空姓出自空侯氏。”可见确有空侯氏,唯不得其详。

  • 奧敦

    读音:odūn【源】 金、元时女真人姓(57,71)。【变】 ①或即奥屯(71)。 ②汉姓为曹(13,71)。【人】 奥敦丑和尚,金时代州经略使(21)。奥敦世英,元时德兴府尹,其先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