隤
【源】 ①颛顼之后有隤氏(8,21)。颛顼(即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有隤敱(62)。②隤,春秋时郑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后以邑为氏(17,62)。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路史》注云:“颛顼后有隤氏。” 《姓氏词典》则称: “应出自高阳氏才子 ‘八恺’ 之一隤敳。”
【源】 ①颛顼之后有隤氏(8,21)。颛顼(即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有隤敱(62)。②隤,春秋时郑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后以邑为氏(17,62)。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路史》注云:“颛顼后有隤氏。” 《姓氏词典》则称: “应出自高阳氏才子 ‘八恺’ 之一隤敳。”
读音:Dádálǐdài【综】 元时人姓。塔海帖木儿,答答里带氏,元至元中授管军总管(399)。
读音:gōng qí【源】 春秋时齐悼公之子公旗之后,见《风俗通》(4,7,9,17)。【人】 公旗蕃,战国时田齐威王时左执法(1,4,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风俗通》
读音:shū lǐ【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惠王异母弟,名疾,为丞相,封渭南阴乡,其里有樗树,故号樗里子,因氏,见《风俗通》(1,11,15,17,21)。【望】 西河(17,60,418)。【人】
读音:Jíjīn《姓氏词典》 引 《宋史》载,其注称: “宋有汲津丹尊。”未详其源。
读音:Ăi【源】 霭翠,乃苗部阿画之裔,元末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兼顺元等处宣慰使,明洪武初归附,授怀远将军,世裔宣慰使,见《明一统志》(15,17,21,24,60)。其后为霭氏。【变】
读音:Chù【源】 或系黜容氏所改(62)。《姓氏词典》引曹玉林、鄂木尔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Chàbōyējiā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波利国姓。”《姓氏考略》作“刹利邪伽”,详见该条。
读音:Zhāng【源】 见《万姓统谱》(15,21,63)。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俱予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Nǔtè【综】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259)。
读音:Jiāngjiàng【源】 汉官有将作少府(掌土木建筑之官),改为将作大匠,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6,12,60)。【变】一作蒋匠(91)。【人】将匠彧,三国时吴中散大夫(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