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长孙

长孙


读音:Zhǎng sūn

长孙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孝文帝时,因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二是源自北魏。

长孙姓早期在西北地区居住,望族居于济阳郡(今河南兰考)。

长孙姓历史人物有唐初大臣长孙无忌,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太宗夺取帝位,高宗时官至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长孙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三十五位。


汉书·艺文志》孝经有长孙氏说二篇,儒林传王吉授韩诗于长孙顺,是长孙氏不始于拓拔也。(见《姓氏寻源》)

其先出自后魏献文帝第三兄,初为拓拔氏,宜力魏室,世袭大人之号,后更为宗室之长,改姓长孙氏。(见《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汉>长孙顺,博士。<后魏>长孙嵩,太尉。<唐>长孙无忌,洛阳人,太子太师。

猜你喜欢

  • 东灌

    读音:dōng guàn东灌氏,嬴姓。(见《潜夫论》)

  • 读音:Tōng通姓源于地名。春秋时巴国大夫受封于通川(今四川达川),其后裔以封地为姓。通姓历史人物有清朝僧人通琇,顺治间三次被召见,说法称旨,赐号大觉禅师。通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一十二位

  • 車惃

    读音:Chēkū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乃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车焜” 曰: “《魏书·官氏志》:‘献帝以疏属车焜氏改为车氏。’ 一作 ‘车裩’;《通鉴》 作 ‘车惃’。”

  • 逢孙

    读音:féng sūn秦大夫逢孙之后。(见《英贤传》)

  • 乞四

    读音:qǐ sì【源】 隋、唐时靺鞨酋有乞四氏,见《唐书》(60,62)。靺鞨系隋、唐时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地区。在周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靺鞨共有七部

  • 阿蘇特

    读音:Ās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一作西拉塔拉)(23,63,260)。原为元时部落名,即阿速部,以部为氏,清时改为阿苏特氏(23)。【变】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扎尔布之妻为阿

  • 怀

    读音:Huái怀姓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战国时楚国的一个姓。怀姓为楚国五大族之一。刘邦建立汉朝后,曾下令把楚国昭、屈、景、怀、田五姓公族迁于关中。二是源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人,以怀为

  • 顧勒都斯

    读音:Gùlèdūsī裕固族姓氏。或作 “顾令”,本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为单姓“顾”,盖取顾勒都斯氏之首音谐“顾”而得。

  • 读音:Zhūn【综】谆芒将东之大壑,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见《庄子》。谆芒,苑风皆人之姓名(17)。 【望】东海(17,41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

  • 子仲

    读音:zǐ zhò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以字为氏(7,12,17,21,60)。②春秋时宋司马子仲皇野之后(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