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魚
【源】 春秋时晋大夫食邑(即修鱼,故城在今河南原武东修武亭),后以为氏,见《路史》(17)。一说,长鱼即修鱼,嬴姓秦公族之后(60)。【人】 长鱼矫,春秋时晋厉公嬖人(7,21)。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即 ‘修鱼’ 氏,嬴秦之后。”
春秋晋厉公时有长鱼·矫。
【源】 春秋时晋大夫食邑(即修鱼,故城在今河南原武东修武亭),后以为氏,见《路史》(17)。一说,长鱼即修鱼,嬴姓秦公族之后(60)。【人】 长鱼矫,春秋时晋厉公嬖人(7,21)。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即 ‘修鱼’ 氏,嬴秦之后。”
春秋晋厉公时有长鱼·矫。
读音:Shā【源】 见《姓苑》(15,21,60)。古时朝鲜南部有马韩国,有杀奚之官,见《后汉书·东夷传》。后人或以官为氏(60,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读音:Dé【源】 ①汉时有得来,见《三国志》(17,62)。得氏当始于此。②清时贵州贵阳府麻乡长官司长官得氏,姓始于明朝(72)。③明、清时云南宾川州金沙江巡检司土巡检为得氏(253)。【布】 河南洛
读音:Jūn【源】 系自祁姓(一作嬴姓)。春秋时麇国,故城在今湖北郧县,后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17,62)。【变】或作〔麏〕(17)。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觿》亦
读音:Sī【源】①见《姓苑》(15,21,63)。②台湾土著多里多里丝氏,汉姓为丝(65,385)。 【布】台湾多数县市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新编千家
读音:Wàn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伊都之妻为万佳氏(260)。
读音:Qūtóng【源】 北魏时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古今姓氏校勘记》收载; 《姓氏词典》 引 《魏书·官氏志》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Āxī《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未详其源。(按: 阿,《姓氏词典》音ē。)
读音:Zhù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苎,指苎麻,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茎皮纤维坚韧而有光泽,可供纺织,造纸和制鱼网等用,根可供药用
读音:sì lì【源】 代北姓。当系俟力伐氏之省字(70)。后改为鲍氏(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鲍氏”。《姓氏词典》据《太平图话姓氏综》注云: “北
读音:Sī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硕色之妻为司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