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uī/Tuei,Twei【综】汉有蓷融,见《容斋随笔》(63)。
读音:Wángdí【综】 汉有王狄子著书一篇,见《汉书·艺文志》(17,62,63)。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觿》亦载,未详其源。《汉书·艺文志》有王
读音:Xǔ【音】 又音无(Wú)(17)。【源】 系自姜姓。鄦,炎帝太岳之裔,甫侯之封地,即许。故为许叔之后,见《姓源》(17,62,63)。【变】 一作〔〕,见《路史
读音:yù【源】 ①帝尧时有育唐,见《庄子》。育姓出此(60,62)。 ②古有淯国,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俗称绿杨村,即古淯阳城),见《国名纪》。后有育氏(17)。【变】 亦作毓(7,60
读音:zǐ gāo【源】 春秋时卫大夫子高鲂之后(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卫大夫子高之后。”《姓氏考略》则称: “卫大夫子高鲂之后。”此
读音:Xiā/Shia,Sya【综】 彝族阿细支系姓。云南弥勒有此姓。
读音:Pānzé【源】彝族姓。属潘景家支(375)。
读音:Chénxià《姓氏词典》引 《姓氏急就篇》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ì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于姜姓,齐国姜子牙之后有易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氏。武王伐纣时,姜尚任军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武王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
读音:bó xī【综】北魏时改代北薄奚氏为薄氏(7,9,12,17,27)。一说,改为奚氏(12,27,60)。作〔薄夷〕(62),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奚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