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āng

【源】 见《姓苑》(7,9,12,15,60)。一说,出自孔子弟子邦选(字子敏)之后(60,62)。选一作巽(26)。【变】 避汉高祖刘邦之名讳,有改为国氏者(26)。邦作邽,误(26,60)。【望】 代郡(17,418)。【布】 安徽淮南(362)、河南商城(308)、山西代县(335)、上海嘉定(351)、浙江余姚(389)、江西新干(400)、台湾高雄、台南(68,261)、山东沂水(333)、五莲(290)、利津(356)、临清、北京、内蒙古包头、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人】 邦严,明时河南南郑人,宣德中为顺德府通判(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乐亭,山西之太原、运城、大同,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初见於 《姓苑》。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以为 “出孔子弟子邦选”; ② 《姓氏词典》 引《正字通》 云: “北魏馝邦氏所改。”

宋代有邦彪篯; 明代有邦严,顺德府通判。

猜你喜欢

  • 木易

    读音:mù yì【源】 北魏时代北多兰部有木易姓(7,12,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有木易于,为多兰部帅。”

  • 读音:Wāng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成公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以邑为姓氏者。二是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为夏朝诸侯之一防风所改。后

  • 读音:Zhēng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其源:①其据《姓谱》注云:“以乐器为姓氏。钲,古代一种乐器,用铜制作,在行军时敲打。”②又引《姓氏考》注称:“以官名为姓氏。‘当是古代军中掌管

  • 读音:Gōng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世代相袭的职业为姓氏。周官有掌管宫门者,后世即以官职名称为姓氏。二是源自春秋时虞国大夫宫之奇。三是源于南宫氏。春秋时期,鲁国有孟僖子的儿子名韬,被

  • 牙米

    读音:Yámǐ纳西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汉意为“母鸡”。本氏族图腾,用以名其氏族且以为家名,遂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纳西族》。

  • 折婁

    读音:Shélóu【源】 鲜卑人姓,随魏南徙,见《魏书》(7,12 ,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注云:“本鲜卑,随魏南

  • 遫僕

    读音:Chìpú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汉校尉遫仆多。见 《霍去病传》。”查《史记》无“遫仆多”者,有“仆多”其人; 又,或当“遬濮”之讹?《汉书·霍去病传》载

  • 巴爾吉爾

    读音:Bāěrjíěr赫哲族姓氏。本氏族名,族人以之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

  • 燭庸

    读音:Zhúyōng【源】系自姬姓。吴公子烛庸之后有烛庸氏(8,11,17,60)。【人】烛庸之越,春秋时齐大夫(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路史》注云: “吴后有烛庸

  • 鄂赫

    读音:hè【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威亨泰之妻为鄂赫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