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质诘
读音:yuè zhí jí
鲜卑姓。(见《西秦录》)
《后秦录》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鲜卑姓。(见《西秦录》)
《后秦录》有北梁州刺史平襄公越质诘归。(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Dōngniǎo珞巴族姓氏。本氏族名,或以代氏,出自博嗄尔部落。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Bōlǐzhū【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班第之妻为波里珠氏(260)。
读音:Hànshi/Hanshih【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Hè/Heh【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Āsù【源】 ①辽、金时女真人姓。乌苏里江在辽、金时称为阿速江,阿速部居于阿速江地区,以部为氏(71)。至清时改译为阿苏氏(24,260)。 ②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阿速氏(71)。阿速
读音:Xūliántí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后汉书·南单于传》 曰: “单于姓虚连题……”《中国姓氏大全》作“虚连头”; 《姓氏词典》称:“又作虚连鞮”,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Kuà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北方有 (此姓)。”
读音:Fùlǚ【源】 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3)。或即副吕氏。《姓氏词典》据《姓解》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未详其他。
读音:Āxǐ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Wǔzhào【综】 伍姓入赘姓赵,承两家,湖南湘潭有此姓(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