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án

【源】 ①见《姓苑》(17)。②明时会川卫(故治在今四川会理)土官有贤氏,原云南东僰种(白族先民),当系汉建武时哀牢王贤栗之后(60,62)。③清时满洲人姓(260)。④傣族姓(205)。【望】 武阳(17,60),弋阳(418)。【布】 河南巩县(301)、林县(343)、浙江上虞(279)、山东五莲(290)、新泰(359)、四川德昌(333)、汉源(336)、江苏武进(314)、台湾基隆(64)、高雄、台北(68,261)、上海等地均有此姓。【人】 贤政,晋时南凉人(21)。贤宣,明时陕西平凉人,洪熙中顺天府郑村坝大使(21,24,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临汾、长治,陕西之韩城,广西之荔浦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张澍之语曰: “会川卫士官有贤氏。本云南景东僰种,当系汉建武时哀牢王贤栗之后。”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僰,音bó,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哀牢,在今云南保山县西。望出武阳。(按: 哀牢,《中国姓氏大全》作“衷牢”,误。)

晋代有贤政; 明代有贤宣,顺天府大使。

猜你喜欢

  • 读音:Kuàng/Kwang,Huang【源】 见《姓苑》(9,12,81)。今況、况已混为一姓。【望】 庐江(418)。【布】 古时庐江有此姓(12,81)。台湾桃园、台北、新竹等地均有此姓(68,

  • 读音:sù【源】 ①周穆王之妃“盛姬殡禋祀,除丧始乐,素服西归,是曰素氏”,见《穆天子传》(60,62)。此素氏之始。②素和氏所改(60,62)。亦见《姓苑》(15,21,24)。③清时满洲人有素氏(

  • 都松

    读音:Dūsōng【综】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德都尔哈拉,汉姓为德(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德都尔 “哈拉”,后或改单姓“德”,盖取其哈拉德都尔之首音谐“德”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达

  • 读音:Dǒng/Doong,Dung【源】 见《六书正讹》(63)。今朝鲜族亦有此姓。【布】 台湾台中(68,261)、基隆(64)、山东临沭等地均有此姓,

  • 读音:Huī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极罕见姓氏。袆衣,古代王后的一种祭服,当以此为姓。”《姓氏词典》又音“wēi,另姓”; 《汉语大字典》无

  • 梁丘

    读音:Liáng qiū梁丘姓源自地名。齐国大夫食采于梁丘,其子孙遂以梁丘为姓。梁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望族居于冯翊郡(今陕西大荔)。梁丘姓历史人物有梁丘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开创者。历任大中大

  • 貊歌息訖

    读音:Mògēxīqì【源】 回纥九姓。四曰貊歌息讫见《唐书》(60,63)。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隋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联盟仆固、同罗、拔野古抗突厥,总称回纥。历史

  • 读音:Wěi【源】 ①见《姓苑》(15,21)。②清满洲人姓(260)。③彝族姓(130)。【望】 河南(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伟璋,汉时光禄勋(7,15,60)

  • 表特

    读音:Biǎo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喇沁(23,63)。【人】 表特格对,清蒙古正蓝旗人,世居喀喇沁,康熙中从征湖广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

  • 读音:zhū【源】 颛顼帝玄孙陆终之第五子安,赐姓曹。周武王封安之裔曹挟为附庸,居于邾(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后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4,9,12,17,60)。【布】 北京、上海(91)、湖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