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ì

【源】 ①颛顼帝之裔陆终之后,见《风俗通》(6,9,11,15,60)。 ②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有贵姓(60,62)。 ③元顺帝赐朵余定班之子拜住为贵姓,世称贵状元,近代贵姓应出于此(62,91)。【望】 常山(17,418)。【布】 广西钦州(364)、台湾(64,68,261)、北京、河南襄城、湖南长沙、常德、四川自贡、云南镇雄等地均有此姓。【人】 贵迁,汉时庐江太守(6,9,12,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湖北之武昌、利川,安徽之贵池,浙江之景宁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苗、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引《风俗通》云: “陆终之后。” ② 《姓氏考略》 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贵氏。”则此当系出芈姓; ③为元人赐姓。元顺帝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赐杂尔定班之子拜住姓贵,世称贵状元,其后遂为贵氏。

汉代有贵迁,庐江太守; 晋武帝才人有贵氏,常山人,生东海王越; 明代有贵铎,锦衣指挥; 又有贵仁,嘉靖进士; 清代有贵逢甲,乾隆壬辰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lǐ【源】 本为理氏,春秋时改为里氏,后居相城(故城在今鹿邑东15里),又有相里氏(6,12,17,60)。【望】 相城(17,60,418)。【布】 山西汾阳(278)、浙江上虞(279)、江

  • 朴冲

    读音:Pǔchòng【综】 黎族姓。世居海南保亭,汉姓为王(221)。

  • 大戊

    读音:dà wù【源】 春秋时晋公子大戊之后,见《世本》(4,7,12,17)。【人】 大戊教昭,春秋时原国大夫(7,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姬姓,晋公子

  • 卜約

    读音:Bǔyuē【源】 彝族姓。属什列家支(375)。

  • 读音:chǒu【源】 周时有丑父(15,62)。当为丑氏之祖。【布】 分布较广,人数不多。【人】 丑千,南北朝时南齐荥阳人(21,60)。丑闾,元至正年间知安陆府(21,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

  • 慰遲

    读音:Yùchí【源】尉迟氏亦作慰迟氏,北周同��造象记有邑子慰迟神祭,是尉亦可作慰也(26)。 【布】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

  • 阿拉布圖努忒

    读音:E-lābùtúnǔ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阿拉布图努忒氏(259,260)。

  • 读音:Wèi【源】 见《姓苑》。唐以前无闻(12,15,62)。五胡夏王赫连定之弟谓以代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望】开封(17,60,418)。【布】台湾彰化有此姓(68,261)。【人

  • 外剌歹

    读音:Wàilá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乌拉岱”,姑兼收以备考。

  • 读音:Lì【源】 相传黄帝之臣隶臣作算数,为隶姓之始,见《姓氏寻源》(60,63)。【变】 亦作〔��〕(15)、〔��〕(9)。【望】 齐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