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
【源】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汉、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布】江苏武进(314)、台湾(64、68、261)、云南建水(409)、北京、安徽阜阳、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武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源】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汉、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布】江苏武进(314)、台湾(64、68、261)、云南建水(409)、北京、安徽阜阳、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武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àlǔdǎi【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Chuàilá历史上突厥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代北复姓”之列。其注云: “突厥首领(之姓)。”唐时内附。唐代有啜剌·真、啜喇·右失毕。
读音:Zhàojiā【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三十三派,出瑚普察、额尔敏、讷殷江、界凡、佛阿拉、嘉木湖、马察、东、觉禅、乌喇、东安、扎库木、雅尔湖、赫图阿拉、叶赫、长白山、扬古屯、沾河、兆佳城、英额、
读音:nán yě【综】 南野,县名(故城在今江西南康西南章江南岸),见《吴录》。以所居为氏(60,62)。亦见《姓苑》(9,11,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
读音:Hǎtǎjǐn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哈答吉”。
读音:Ōuqí现行彝族姓氏。或作“欧琪”,今四川之马边、峨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或改单姓“欧”,盖取欧其(偶琪)之首音。谐以汉字“欧”而得。
读音:Gōngní【源】 春秋时鲁季武子庶子公泥氏(9)。【它】 邓名世云:《左传》季武子庶子公,一名公弥,未尝有公泥氏,泥、弥,声讹也(7)。《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
读音:Dùlāěr【综】 鄂温克族姓。索伦鄂温克部之阿伦、音千、讷莫尔千、特尼千、辉千、纳敏千等部落均有此姓。阿伦部之杜拉尔氏后又分图木先杜拉尔、西阿盘杜拉尔、大杜拉尔、小杜拉尔等支姓,音千部中又有哈
读音:Yǐ【源】 即蛾氏(60,62)。见《万姓统谱》(15)。【望】 河东(60,62)。【布】 台湾(64,68,261)、广东普宁(355)、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蚁逢,汉时人,见《印薮》(
读音:Yěkěmǒhélá【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抹合剌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克穆尔哈拉〕(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