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íng

【源】 见《姓苑》(15,21,62)。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 茶,或称之为茗。疑即以此为姓。)

猜你喜欢

  • 读音:Kuǎi【音】 又音匮(Kui)(7)。【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一说,与蒯同(60,62)。【望】 东鲁(17,418)。【布】 上海嘉定(351)、浙江余姚(389)、普陀(297

  • 纳兰

    读音:nà lán女真姓。明昌六年十二月,以户部员外郎纳兰昉为横赐使。(见《金史·章宗纪》)▲<金>纳兰胡鲁剌,大名路人,承安进士第一。

  • 乌古论

    读音:wū gǔ lún乌古论曰商。(见《金史·国语解》)▲<金>乌古论元忠,上京人,右丞相。

  • 森濟岱

    读音:Sēnjǐ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撒术歹”。未详其他。

  • 读音:jī【源】北魏时改俟畿氏为畿氏,系夷狄大姓(6,9,11,12,17)。姚薇元认为,畿氏必几氏之误。且太和(北魏孝文帝年号)改姓,原为汉化,所改必假汉姓无疑,中国有几氏而无畿氏(70)。 【望】

  • 读音:Dān【源】 见《姓苑》。古郸国,即亳之鹿邑(故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70里),见《国名纪》。汉时周应封郸侯,即其国,后因氏,见《汉书·功臣表》(17,60,62)。【布】 山西汾阳(278)、代县

  • 胡口引

    读音:Húkǒuyǐn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与 “古口引” 同,或省作“胡引”。《魏书·官氏志》 误作 “胡古口引”。详见“胡古口引”条。

  • 尸利

    读音:Shīlì《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收载,“唐有尸利鸠摩。”未详其他。

  • 读音:Bō【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Jiǎn【源】 见《姓苑》(9,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