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胡古口引

胡古口引

读音:hú gǔ kǒu yǐn

【综】 北魏时有此姓,后改为侯氏,见《魏书·官氏志》(27,60)。亦作古口引氏、口引氏(27)。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魏书·官氏志》 云: “后魏有此姓,后改为侯氏。”查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民志》 (注):《广韵》、《姓纂》卷六、《姓解》 “胡古口引”作“古口引”; 《姓纂》卷五、《辨证》、《氏族略》 四及五,作“古引”。沈涛 《随笔·五》 以为 “今本误衍一‘胡’ 字。” 《疏证》 以为古“” “” 音通,“氏既改侯,明旧氏必有 ‘胡’ 字无疑。” 《胡姓考》据本书卷九《肃宗纪》 见“胡引祖”,以为此姓“当为 ‘胡引’ 氏”。《官氏志》作“‘胡古口引氏’,盖涉上若口引氏而衍。” (按: 氏既改侯,旧氏必有 “” 字之说,实不尽然。如出连之改毕、是楼之改高、土难之改山、屋引之改房,在读音上原姓与改姓并无关系。诸姓氏书皆无“”字。《广韵》且注明 “古字”“公户切”,岂可一概视为省文或脱字? 疑 《志》 本作“古口引”,当时又别作 “胡口引”,后人旁注 “”字,掺入正文。“古口引”既亦作“胡口引”,亦可省作 “古引” 或 “胡引”,故姓氏书或作 “古引”,而《肃宗纪》 有 “胡引祖”。)

所论颇精,录以备考。

猜你喜欢

  • 读音:Zōu【源】 ①系自姚姓。舜之后分封有邹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平),子孙以国为氏(17)。②系自曹姓。古帝颛顼之裔,春秋时邾子之支庶封于邹(故城在今山东邹平东南28里),后灭于楚,子孙以邑为氏(7,

  • 读音:Yín【源】 见《姓氏急就篇》(17,62)及《改并四声篇海》引《姓苑》(86)。【望】 广平,见《姓苑》(17)。《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汉语大字典》音yán

  • 读音:hán【源】 ①黄帝之臣寒哀作御,见《世本》。为寒姓之始(60,62)。②夏时诸侯寒促之后,见《氏族大全》(6,12,17,60)。一说,寒,夏时妘姓之国,见《路史》。故城在山东潍州(即今潍坊)

  • 读音:fù【源】 ①春秋时郑国人史付之后,见《元和姓纂》(17,60)。②辽宁沈阳锡伯族付佳氏,汉姓为付(433)。③纳西(152)、土家、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分布很广。大陆很多地区把“傅

  • 奇勒爾哈拉

    读音:Qílèěrhǎlā赫哲族姓氏。“奇勒尔”,汉意为西、西边。此以方位名为姓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满、赫哲以及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都有以

  • 读音:Xiàn【综】 源出不详。山东沂源、高青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阿日根扎

    读音:A-fúgānrìgēnzhā/Argamja【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东部有此姓(384)。

  • 安遲

    读音:Ānchí【综】 北魏孝文帝时改安迟氏为安氏,见《魏书·官氏志》(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改为安氏; 一说“改为迟氏”。

  • 樂師

    读音:Yuèshī【源】 楚姓,以职为氏,见《吴越春秋》(60,62,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周代楚国姓氏。以职业为姓。”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吴越春秋》亦

  • 華胥

    读音:Huàxù【源】华胥,伏羲母国,在阆中(故治在今四川阆中),见《路史》。以国为氏(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以国为氏。《路史》: ‘伏羲母国。在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