縻
读音:mí
【源】 商王纣臣縻元之后(60,62)。【布】 湖南花垣有此姓。【人】 縻师元,宋时新昌县令(21)。縻焕,明时上元人,洪武举人(21)。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据《太公金匮》注云: “纣臣有縻元,后人以为氏。”
宋代有縻师元,新昌令; 明代有縻焕,洪武举人; 又有縻玉,顺庆府同知。
【源】 商王纣臣縻元之后(60,62)。【布】 湖南花垣有此姓。【人】 縻师元,宋时新昌县令(21)。縻焕,明时上元人,洪武举人(21)。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据《太公金匮》注云: “纣臣有縻元,后人以为氏。”
宋代有縻师元,新昌令; 明代有縻焕,洪武举人; 又有縻玉,顺庆府同知。
读音:Zhā查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君主齐顷公之子封于楂,其后人以封邑为姓氏,后去“木”旁为查。二也是以封地为姓氏,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公族大夫食邑在柤(今
读音:guài【源】 古有司怪,主卜,见《元命苞》,怪姓当出此。一说,炎帝之臣怪义之后(21,26,60)。【变】 亦作〔〕(26)。【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
读音:Màn/Man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Kùdé【综】 清驻防吉林正红旗中有库德氏(259,260)。似系科特氏之异译。
读音:pí shā【源】 百济国有毗沙氏(7,60,62)。【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毗河〕(24),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及 《姓氏考略》 俱引 《通志·氏族略》 收载并注
读音:Dábùyè【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Dūmǎ《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其注称: “明有都马班,都马含。”未详其源。
读音:Áo《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à’ěrmùtè【综】 清正黄旗蒙古领催花色之妻为萨尔穆特氏(260)。
读音:lǐ礼氏出康叔后。(见《路史》)礼氏,见《姓苑》。卫大夫礼孔。后汉礼震受尚书于欧阳歙。望出平原。(见《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