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烏梁海

烏梁海

读音:Wūliánghǎi

【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喀喇沁、乌噜特(23,63,260)。元时蒙古部落兀良罕,至清改译为乌梁海,故系以部为氏(23)。清时内扎萨克之喀喇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氏,系元臣济拉玛之后裔(23)。②清满洲人亦有此姓(61,260)。【变】 ①一作〔乌亮海〕(260)。②清蒙古正黄旗中有吴郎罕氏,蒙古镶白旗中有乌朗哈氏(259),喀喇沁棱郡王噶尔臧为乌梁罕氏(72),镶红旗蒙古中书沙吉图之妻为吴兰汉氏,正蓝旗满洲护军和隆武之妻为吴凌汉氏,镶黄旗蒙古马甲雅图之妻为吴郎阿氏,镶蓝旗蒙古护军校扬吉岱之妻为吴郎韩氏,镶蓝旗蒙古马甲花色之妻为乌朗阿氏,镶白旗蒙古笔贴式楚布登之妻为乌朗喀氏(260),〔吴郎罕〕、〔乌朗哈〕、〔乌梁罕〕、〔吴兰汉〕、〔吴凌汉〕、〔吴郎韩〕、〔乌朗阿〕、〔乌朗喀〕、〔吴郎阿〕等似均为乌梁海之异译。【布】 今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人】 乌亮海布颜图,清满洲镶白旗人,累官绥远城副都统(61)。


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部落名,以部为氏。世居喀喇沁及乌噜特地方。《元史·列传》 有苏布特者,即姓乌梁海氏。至清代,内礼萨克之喀喇沁、土默特左翼都统皆乌梁海氏,乃元臣济拉玛之裔。后或改为单姓吴、乌,盖取乌梁海之首音,谐以汉字 “”、“” 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

猜你喜欢

  • 尹午

    读音:yǐn wǔ【源】 春秋时楚大夫敖尹午之后(6,12,21,60)。【人】 尹午子叔,春秋时楚大夫(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敖尹午之后。” 以

  • 穆雅

    读音:Mùy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齐齐哈尔(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齐齐哈尔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劄巴

    读音:Zhábā《姓氏词典》引 《明史》收载,其注称: “明有劄巴藏卜、劄巴坚参。”未道其详。

  • 叱 豆

    读音:Chìdòu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考略》据《西秦录》注云: “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即是。” 《中国姓氏大全》注: “后改姓叱。”又,或为叱豆氏所改。

  • 千秋

    读音:Qiānqiū【综】 源出不详。浙江绍兴有此姓,见《重修浙江通志》稿。

  • 读音:yuè见《姓苑》。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谱》注云: “以地为姓氏。广东、广西为古百粤之地,唐代设置粤州,即

  • 陆终

    读音:lù zhōng吴回生陆终,其支庶为陆终氏。(见《姓氏寻源》)祝融子陆终之后。(见《通志·氏族略》)

  • 夷门

    读音:yí mén侯嬴为夷门抱关,后因氏焉。(见《元和姓纂》)

  • 新孙

    读音:xīn sūn为新氏之孙者以新孙为氏,如经孙氏、牟孙氏、利孙氏之类。(见《姓氏考略》)

  • 巴雅爾

    读音:Bāyǎěr锡伯族姓氏。后或改单姓 “巴”,盖取巴雅尔氏之首音谐“巴” 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