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án

【源】 ①周灭商后,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故治在今河南沁阳),见《左传》。檀姓始此(60,62)。②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后因氏(11,12,14,17,60)。【变】 今亦俗作〔枟〕。【望】 清河、平卢、高平(17,60)。【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内蒙古鄂托克旗(318)、包头、河北唐山、河南义马、湖南衡阳等地均有此姓。【人】 檀弓,战国时鲁人,善于礼(6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河北之辛集、获鹿、乐亭、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辽宁之清原、福建之清流、浦城、广东之吴川、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据《左传》 注云: “周克商,苏忿生与檀伯达封於河,檀姓始此。”②郑樵注云: “ 《姓纂》 云: ‘姜姓。齐公族有食瑕邱檀城,因以为氏。’ 然瑕邱鲁地也。或齐之公族奔于鲁者受邑乎檀耶? 《礼记》 鲁有檀弓,是其裔也。望出清河、平卢、高平。” 此以邑为氏。③或与“” (tán) 同,《中文大字典》 有载,其注 “” 云: 姓也,通作“”,《集韵》: “郑栎邑 (按: ‘栎’,或作 ‘轹’) 大夫单伯。通作 ‘檀’。” ④ 《姓氏考略》据《魏志》 注云: “鲜卑亦有檀姓,檀石槐是也。”(按,“檀石槐”,人名耳,晋代率其族人始兴,遂分鲜卑为东西、中三部,遂有托跋、慕容、宇文诸大姓,未闻有以檀为姓者。姑收录以备考。)

南朝宋有檀道济,征南大将军; 宋代有檀固,熙宁进士; 清代有檀萃,书法家。

猜你喜欢

  • 读音:Ná【音】絮氏有Nǜ、Rú二音(17,80)。且源出不同,参见絮(Rù)姓。 【源】《万姓统谱》(15)。 【望】京兆(17,418)。 【人】絮舜,汉宣帝时京兆贼捕掾(9,12,61)。絮乐心

  • 華陽

    读音:Huàyáng【源】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华阳君(华阳故城在今陕西华山之北),子孙因以为氏(12,60)。 【望】京兆(17,418)。 【人】华阳通,汉时谏议大夫(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

  • 读音:jiā【源】 帝喾支庶封于蜀,秦灭之。蜀侯之弟葭萌封苴(故城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遂有苴氏、葭氏(17,60,62)。【布】 甘肃永昌有此姓(392)。【人】 葭众,汉时人(15,21)。现

  • 額魯特

    读音:Élǔtè《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蒙古族姓。以世居地方为姓氏,清乾隆时领队大臣齐哩克齐,姓此氏。” 《续通志·氏族略》作“阿鲁特”,世居察哈尔地方,

  • 读音:páng【源】 西羌部族姓(17,62)。东晋末宕昌羌人姓,见《魏书》(60)。【望】 西平(17,418)。【变】 亦作〔��〕(17,62)。【布】 北京有此姓。

  • 宗葉

    读音:Zóngyè【源】 彝族姓。属雕乌家支(375)。

  • 沙咤

    读音:Shāzhà《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即沙吒氏。唐有沙咤忠利。”

  • 读音:Xún【源】 见《姓苑》(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未详其源。

  • 读音:Jǐ/Jii【源】 苏冶妊作虢妀鱼母賸鼎。妀者,苏国之姓,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女字说》引《苏冶妊鼎》(86)。

  • 納合

    读音:Nàhé【源】 金时女真人姓。纳 合,金女真部落,亦作〔纳喝〕,部人居耶悔水(今辽宁开原东的叶赫河)等地(397,426)。以部为氏(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纳哈塔氏(24)。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