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
【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高雄、台中、嘉义(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楮节,明时山东鱼台人,宣德中贡士任主簿(21)。楮山,明时江苏睢宁人,景泰四年,任湖北石首县主簿(15,21,24)。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其注云: “以树为姓氏。”
明代有楮山,睢宁人,景泰四年任石首县主簿。
【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高雄、台中、嘉义(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楮节,明时山东鱼台人,宣德中贡士任主簿(21)。楮山,明时江苏睢宁人,景泰四年,任湖北石首县主簿(15,21,24)。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其注云: “以树为姓氏。”
明代有楮山,睢宁人,景泰四年任石首县主簿。
读音:Mùěrwēnt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轰耕录》译作“木温塔歹”。
读音:Tàn【源】 见《姓苑》(15,21,62)。【布】 长安有叹姓,见《西京杂记》(63)。今仍有此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uǐ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山阴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ánzhé《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收载,“唐有南遮波资。”未详其他。
读音:Yēwǔ【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Yān【综】 嫣说,汉时人,见《姓解》(9,63)。然宋邓名世云,汉弓高侯韩颓当(韩王信之子)之孙曰嫣,为武帝嬖臣,其弟曰说,封案道侯,嫣、说乃二人名,嫣非姓也(7)。《姓氏词典》 引 《姓解》
读音:Gōngxī【源】 春秋时齐国公晳之后,见《姓考》(17,60)。【变】 一作公析(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齐公晳之后。” (按: 据此,《中国姓氏大全》
读音:duān【源】 ①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灭于晋,晋大夫食采于端,因氏(17)。②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封晋君于端,子孙因氏(60,62)。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
读音:Gēsūlǐ【综】清镶黄旗满洲护军札勒之妻为哥苏礼氏(260)。
读音:Bālǔkè【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那穆僧之妻为巴鲁克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