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í

【源】 ①古有棘国,阳翟之棘成(故城在今河南巨鹿南7里)为其地,其后以国为氏(17)。②春秋时卫大夫棘子成,其先食邑于棘(或即棘津,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境),以邑为氏(6,7,11,15,17)。③春秋时楚大夫采邑(故城在今河南永城南),后因以为氏(17,62)。【变】 ①亦作革,古时棘、革相通,(60,62)。②后避难改为枣氏(6,9,12,17)。【望】 汲郡(17,418)。【布】 江西新干有此姓(40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长治及吕梁地区,江西之新干,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 注云: “棘,卫大夫棘子成之后,后改为 ‘枣’。” 《姓氏考略》 注引 《文士传》 云: “枣��,本姓棘, 卫大夫棘子成后。”②或与“” (音jí)通。《姓氏考略》 云: “与革字通,棘子成亦作革子成。” ③ 《姓氏词典》 据《姓氏考略》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鲁、齐、楚等国皆有棘邑,大夫食采,以邑为氏。鲁棘邑在今山东肥城县南; 齐棘邑在今山东淄博西北; 楚棘邑在今河南永城县南。”

猜你喜欢

  • 读音:Zhǔ/Juu,Ju【源】 见《集韵》(86)。

  • 崎丘

    读音:Qíqiū【源】 见《姓苑》(7,9,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其注云: “又作崎邱”,见“崎邱”条。

  • 茹羅

    读音:Rúluó历史上党项人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茄罗”云: “出 《姓苑》。西夏有此姓。一作茹罗。”盖茄、茹形近而讹,真伪莫辨,致为茹罗、茄罗二氏。姑兼收并蓄。

  • 莽奴克

    读音:Mǎngnúkè【综】清镶白旗满洲护军窝赫之妻为莽奴克氏(260)。

  • 读音:jǐ【源】 见《潜夫论》(63)。一说即猗氏。《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hǐ【综】 古善听者䚦俞,见《列子》(7)。《姓氏词典》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列子》有“古善听者䚦俞。”《汉语大字典》音“zhì,《广

  • 读音:chéng【音】 亦音证(Zhèng)(22)。【源】 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见《世本》(4,7,12,17,60)。【望】 千乘(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 读音:dàn【源】 ①周文公第四子周公旦之后(15,60)。②齐桓公之后有桓氏,因避仇改为亘氏、旦氏(15,60)。③宋绍兴三年,以国讳,避赵桓之名讳,改桓氏为亘氏、旦氏,见《古今姓氏辨证》(60,6

  • 烏裕

    读音:Wūy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吉林乌拉(23,63,180,260)。【变】 一作〔乌宇〕(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Zhēng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其源:①其据《姓谱》注云:“以乐器为姓氏。钲,古代一种乐器,用铜制作,在行军时敲打。”②又引《姓氏考》注称:“以官名为姓氏。‘当是古代军中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