杄
【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
【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
读音:Shāgǔ《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其注称: “明有沙古卜洛。”未详其他。
读音:Yùchū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亲军都尔巴之妻为玉出特氏(260)。
读音:Jiāyè【源】 西域天竺人姓,见《唐书》(6,7,11,17,60)。【人】 迦叶济,唐贞元间泾源大将试太常卿(6,21,242)。迦叶志史,唐时太史(7,11,24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
读音:Zhébó【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汉楚哈(一作汗楚哈)(23,63,180,260)。【变】 亦作〔哲柏〕(259,260)。【人】 哲伯玛祜,清满洲镶红旗人,顺治进士,康熙时巡抚江南(61,
读音:pú【源】见《万姓统谱》(15)。 【布】浙江余姚(38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 【人】璞俊,明时陕西城固人,宣德中举人,任知县(15,21,60)。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馀姚有分
读音:Tǒu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钭姓历史
读音:Zhǎ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河南洛宁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大同、朔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ī【源】①见《姓苑》(15,21,63)。②台湾土著多里多里丝氏,汉姓为丝(65,385)。 【布】台湾多数县市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新编千家
读音:Shí【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ū dì【综】 唐时北狄靺鞨酋长突地稽降唐,赐姓李氏,见《唐书》(60,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唐书》注云: “北狄靺鞨酋长有突地稽,降唐,赐姓李。”靺鞨,